公共体育课


编辑:admin_tyb 发布时间:2020-04-13 点击量:2139

      公共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全体非体育专业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锻炼、校内外体育竞赛和业余运动队建设为支柱,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价值追求的课程结构体系,具体事务由公共体育教研室承担。

       目前,公共体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有:田径类、球类、健身操类、传统体育类等12种课目以及相关体育的通识课和健康知识讲座。

公共体育教研室现有教师 26人,师资结构合理,能胜任各项公共体育教学工作。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目的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生活质量和体育素质的提高。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的

         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而发挥体育过程的特殊功能。

(三)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发展体育兴趣,能够正确处理常见运动创伤。

2、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

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二、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

(一)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为必修课程,我校非体育本科各专业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96学时的体育课程,学分为4学分,每学期1学分。每学期12周,每周2学时。专科非体育各专业在大一及大二第一学期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3个学期共计72学时的体育课程,学分为3学分,每学期1学分。每学期12周,每周2学时。

(二)课程结构

1、体育理论课

        体育理论课为每学期2学时,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讲授贯穿于整个实践课教学过程中。

2、体育课项目

        我校公共体育课形式是规定教学模式。我校公共体育课开设的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峨眉武术等。

3、课外体育锻炼

        大力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举办各种群众体育活动,促进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体育与健康系协助学校各系和各体育协会完成他们组织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或比赛。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政编码:614000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蜀ICP备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72号